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观点文章:人源VLP递送RNA的应用潜力
在本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推动下,mRNA疫苗快速研发,mRNA治疗技术及相关药物研发受到全球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从疫苗到蛋白质替代疗法的应用中,RNA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治疗方式。然而,在疫苗以外的许多应用中,临床开发的一个主要障碍是缺乏将RNA输送到特定组织和细胞的有效方法。在《科学》杂志最近的一篇论文中,Segel等人报告了一种从人类基因组借用的新型RNA递送策略1 。该方法使用来自人类逆转录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包装其RNA并将其以病毒样颗粒(VLP)形式运输到细胞外的罕见能力。作者表明,他们的方法称为“选择性内源性衣壳化的细胞递送”(SEND),能够在不使用非人类成分的情况下将外源性mRNA 组分(例如 Cre 和 Cas9)递送到体外细胞中。尽管这种交付策略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作为一个完全人性化的系统,SEND可能被证明是比当前方法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图 1:来自内源性逆转录元件的病毒样颗粒递送 mRNA 组分。
“选择性内源性衣壳化的细胞递送”(SEND)系统的示意图。PEG10、RNA组分和融合素载体被转染到细胞中。在细胞内,PEG10 蛋白包装货物mRNA并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然后分泌到细胞外囊泡中的生长培养基中。然后收集培养基并通过超速离心分离VLP。最后,用VLP转染靶细胞。
这种PEG10、修饰的mRNA和融合素的组合形成了SEND系统。为了使系统完全内生,Segel等人评估了可能替代VSVg的鼠类和人类融合剂。他们专注于合胞素,这是一种从逆转录病毒元件进化而来的内源性融合跨膜蛋白,已被用于假型慢病毒以进行核酸递送。作者发现,小鼠SYNA和SYNB中的融合合胞素蛋白与小鼠PEG10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并且小鼠SYNA可以成功取代VSVg,将Cre mRNA 转移到尾尖成纤维细胞。人类合胞素(ERVW-1和ERVFRD-1)以类似的方式运作,这将SEND确立为一个至少在体外被认为是完整的人类功能基因转移系统。
为了测试SEND的模块化,研究人员还使用它来传递大的SpCas9 mRNA,并通过评估Neuro2a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基因破坏来测试其功能,该细胞组成性表达针对Kras的单向导RNA (sgRNA) 。SEND系统传递了Cas9 mRNA组分,并在受体细胞的Kras基因座中引起了显着的60%基因编辑。然而,SEND未能将 sgRNA组分输送到表达Cas9的细胞。因此,作者将sgRNA和Cas9 mRNA结合起来创建了一个多合一的载体。该载体使用小鼠SEND 系统促进了Neuro2a细胞中30% 的Kras基因编辑,使用人类SEND系统促进了HEK293细胞中40%的VEGFA基因编辑。
Segel 等人的研究(图1)是第一个能够包装、分泌和递送特定 mRNA的内源性系统的例子。在可以设想实际用途之前,需要进行广泛的测试。SEND系统仅在体外进行了研究,还必须在体内进行评估。正如之前的报道3,小鼠PEG10在胎盘和神经元发育中具有多种作用,尚不清楚添加外部PEG10蛋白是否会影响其天然功能。其他问题涉及内源性蛋白质在不同生物环境中表达时可能的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生物分布、毒性、功效和可扩展性。
未来还应该对SEND系统与现有mRNA递送系统进行比较,包括 SARS-CoV-2疫苗中使用的脂质纳米颗粒以及目前临床测试中的许多其他方法4,5,6。重要的是要了解SEND系统是否具有内在的细胞类型特异性,以及这种特异性是否可以被设计。下一代脂质纳米颗粒包括靶向策略,这些策略最近在炎症、癌症和遗传疾病的各种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细胞类型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单独使用mRNA或与sgRNA结合使用来敲除癌症基因7,8,9,10 。尽管如此,SEND系统可能会成为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方案。在未来,经过进一步发展,SEND系统可能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提供疫苗和治疗疾病等方面更具优势,特别是在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病方面更有潜力。
报道来源:
原文引用
1. Segel, M. et al. Science 373, 882–889 (2021).
2. Feschotte, C. & Gilbert, C. Nat. Rev. Genet. 13, 283–296 (2012).
3.Ono, R. et al. Nat. Genet. 38, 101–106 (2006).
4.Baden, L. R. et al. N. Engl. J. Med. 384, 403–416 (2021).
5.Polack, F. P. et al. N. Engl. J. Med. 383, 2603–2615 (2020).
6.Rosenblum, D., Gutkin, A., Dammes, N. & Peer, D. Adv. Drug Deliv. Rev. 154-155, 176–186 (2020).
7.Kedmi, R. et al. Nat. Nanotechnol. 13, 214–219 (2018).
8.Veiga, N. et al. J. Control. Release 313, 33–41 (2019).
10.Dammes, N. et al. Nat. Nanotechnol. 16, 1030–1038 (2021).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无商业用途。